普通肝素、低分子肝素是臨床常用的非口服抗凝血藥物,主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,如心肌梗死、腦梗死、血栓性靜脈炎、肺栓塞等,也用于血液透析、體外循環(huán)、導管術、微血管手術等操作中。
臨床上,很多人對普通肝素、低分子肝素傻傻分不清,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。
1.來源
肝素,因首先在肝臟中發(fā)現(xiàn)而得名。它作為天然抗凝血物質,存在于哺乳動物的許多臟器中,其中肺和腸粘膜的含量最高。
普通肝素
肝素,又名普通肝素,是從豬腸粘膜或牛肺中提取精制的一種硫酸氨基葡聚糖。普通肝素是一種混合物,分子量范圍為3000-30000KD,平均分子量約為15000KD。
低分子肝素
低分子肝素,包括低分子量肝素鈉/鈣、依諾肝素、那屈肝素、達肝素等,是普通肝素裂解后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片斷。平均分子量范圍3000-8000KD。
鈣鹽和鈉鹽,臨床療效差別不大
普通肝素、低分子肝素,有鈉鹽和鈣鹽兩種形式。
肝素鈣較肝素鈉抗凝血因子Ⅱa作用略強,抗凝血因子Ⅹa作用較弱,總體上來說臨床療效無差異。
肝素鈣在皮下注射時的局部刺激較肝素鈉輕。
2.抗凝作用
抗凝血酶Ⅲ,是血漿中一種抗凝血酶,可抑制活化了的凝血因子Ⅹa、凝血因子Ⅱa(凝血酶)、凝血因子Ⅻa等,其中血漿中的凝血因子Ⅱa與凝血關系密切,凝血因子Ⅹa與血栓形成關系密切。
普通肝素、低分子肝素,與抗凝血酶Ⅲ結合后,可增加抗凝血酶Ⅲ與凝血因子Ⅹa的親和力,發(fā)揮抗凝血因子Ⅹa作用。但是,只有分子量較大的肝素(分子量>5400KD),才能與抗凝血酶Ⅲ、凝血因子Ⅱa同時結合,發(fā)揮抗凝血因子Ⅱa作用。
抗凝血因子Ⅱa作用:抗凝作用普通肝素>低分子肝素。
抗凝血因子Ⅹa作用:低分子肝素>普通肝素。肝素的抗Ⅹa/Ⅱa比為1:1,低分子肝素該比為(2-4):1。因此低分子肝素具有較強的抗血栓作用。
3.臨床應用
肝素、低分子肝素,在適應癥方面稍有差別。肝素的抗凝和抗血栓作用均等,低分子肝素抗血栓作用較強。
肝素用于:
血栓形成或者栓塞性疾?。ㄐ募」K?、血栓性靜脈炎、肺栓塞等);
各種原因引起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(DIC);
也用于血液透析、體外循環(huán)、導管術、微血管手術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標本或器械的抗凝處理。
低分子肝素用于:
預防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,特別是預防骨科或普外科手術后的深靜脈血栓形成;
治療已形成的深靜脈血栓;
用于不穩(wěn)定型心絞痛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治療;
在血液透析中預防透析器血凝塊形成。
4.藥代動力學
肝素、低分子肝素均可靜脈、皮下注射給藥,禁止肌肉注射。
肝素靜脈滴注起效迅速,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僅用30%;
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時,吸收均勻,生物利用度≥90%。
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,可以代替肝素的持續(xù)靜脈滴注。
肝素可被網(wǎng)狀內皮細胞系統(tǒng)清除和降解,少量肝素經腎臟排泄。低分子肝素主要通過腎臟排泄,腎臟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發(fā)生蓄積,導致出血;因此腎功能不全患者依據(jù)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,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禁止使用。
肝素血漿半衰期較短,約為1-5小時,與劑量有關,如800U/Kg時,半衰期為5小時;低分子肝素的血漿半衰期較長,約為3-5小時。
5.副作用
與肝素比較,低分子肝素出血發(fā)生率較低。使用肝素時,特別是靜脈滴注給藥,需要監(jiān)測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(APTT)。低分子肝素有必要時可監(jiān)測抗Ⅹa因子。
魚精蛋白只能與分子量較大的肝素結合。魚精蛋白可完全消除肝素的抗凝作用(1mg硫酸魚精蛋白可中和100U肝素),可部分消除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。
肝素可引起血小板減少癥,應進行血小板計數(shù)監(jiān)控;低分子肝素引起血小板減少癥的發(fā)生率較低,但也應進行血小板計數(shù)監(jiān)控。
大劑量或長期使用肝素,偶爾會引起骨質疏松和自發(fā)性脊椎骨折;與肝素相比,低分子肝素很少引起骨質疏松。
以上信息摘自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,謝謝!